天天排行网首页 | 榜中榜首页
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排行榜
所属榜单: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排行榜
白鳍豚
白鳍豚-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排行榜

白鳍豚又名白暨豚,是我国特有珍稀水生哺乳动物,有“水中熊猫”之称,或许是世界上最濒危的鲸目动物。上一次观察到白鳍豚的记录是在2002年,而在2006年在白鳍豚的栖息地长江对淡水豚类进行的一次考察最终无功而返。据评估该物种可能已经灭绝。

白暨豚的体形呈纺锤形,身长约3米左右,体重可达250千克左右。呼吸时,头部先出水,然后全部露出水面,在水面游动2米后,再入水中。

白暨豚皮肤光滑细腻,富有一种特殊的弹性,原理与竞赛式游泳衣着中使用具有弹性的尼龙织料相同,能够减少在水中快速游动时身躯周围产生的湍流。它的尾鳍扁平地分为两叉,两边的胸鳍呈扁平的手掌状,背鳍呈三角形。这四鳍给白暨豚提供了优良的水中游动时方向与平衡的控制力,再加上光滑高弹性的皮肤与流线型的身躯,白暨豚在逃避危险的情况下可达每小时60千米的游速。平常它保持着每小时10至15千米的游速。

白暨豚是肉食动物,口中约有130个尖锐牙齿,为同型齿。常在晨昏时游向岸边浅水处进行捕食,一般以整条吞食体长小于6.5厘米的淡水鱼类为主,也吃少量的水生植物和昆虫。

白暨豚主要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及与其连通的洞庭湖、鄱阳湖、钱塘江等水域中,通常成对或10余头在一起,喜在水深流急处活动。白暨豚生性胆小,很容易受到惊吓,一般都远离船只,很难接近,加之其种群数量很少,活动区域广阔,所以在野生状态下对白暨豚的研究十分有限。

自从1996年起,白鳍豚就被列入极度濒危物种名录,而在2007年的一次重新评估中,白鳍豚被贴上了灭绝标签。有害渔具、电捕鱼操作、船桨击打、修建水库、河流淤泥沉淀以及污染等等,都对该物种数量的急剧下降起到了负面作用。

1979年,中国宣布白暨豚为濒危物种。

1980年1月,湖北省嘉鱼县渔民在靠近洞庭湖口的长江边捕获世界上第一头活体雄性白暨豚,其随即被送往位于湖北武汉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人工饲养。2002年7月14日,这头白暨豚死去。

1983年,立法规定狩猎白暨豚乃违法。

1986年,估计剩余300头。白暨豚被列为世界上最濒危的12种动物之一。当年曾捕捉到一头雌性幼豚,两年半后,这头雌豚死于肺炎。

1990年,估计剩余200头。 其中50%分布在湖北省石首县至武汉市上游江段,主要栖息在弯曲河段或弯曲分汊河段的大回水区中。

1995年,在湖北石首江段捕到一头性成熟的雌性白暨豚,将它放养在石首天鹅洲长江故道白暨豚自然保护区内。1996年夏天长江大洪水,这头白暨豚因触网而死。

1997年,估计少于50头(发现23头)。1997年到1999年农业部曾连续3年组织过对白暨豚进行大规模的监测行动,三年找到的白暨豚分别是13头、4头、4头。

1998年,发现数量只剩下7头。

2002年7月14日,世界上唯一人工饲养的白暨豚“淇淇”在武汉去世。25岁的“淇淇”体长2.07米,体重98.5公斤,在淡水鲸类动物中已属老龄。

2004年7月,在长江南京段发现搁浅死亡的白暨豚尸体。

2006年11月6日~12月13日,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日本、德国和瑞士等六国近40名科学家,对宜昌—上海长江中下游的干流1700公里江段进行了考察,未发现一头白暨豚。联合科考结束后,悲伤的国外科学家宣布,“白暨豚可能已经灭亡”,之后,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07年十大人为灾难之一”。

2007年8月19号,安徽铜陵的一位市民在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段偶然发现了一头白暨豚,并用数码相机拍摄下来。

2012年2月,英国皇家学会的《生物学快报》发表了中、美、英等六国科学家的“2006长江豚类考察”报告,英国《独立报》在援引该报道时称,专家们认为白暨豚“已经灭绝”。但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王丁博士表示,说白暨豚灭绝并不准确,只能说是“功能性灭绝”。 意思是,因物种数量个体特别少而丧失了种群繁衍能力。而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定义,50年内没有在野外观测到任何个体才标志着一个物种灭绝。

目前,白鳍豚 共收到 0 朵鲜花
真爱粉丝榜
  网友评论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法律声明广告服务站点导航友情连接意见反馈
邮件联系方式: 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请将#换成@)
Copyright 2009-2010, LUCKCOM Co.,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