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颂》是继八个“样板戏”之后又一部很有影响的现代京剧,它也产生于“文革”之前,其主旨在于赞美牺牲自己、顾全大局的共产主义精神,这种“龙江”风格曾被人们广为传颂。
《龙江颂》取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福建省龙海市(原为县)的榜山镇。1962年10月至1963年6月,闽南大地遭遇了千年不遇的大旱,整整八个月没有下过一滴雨。为了解救下游几万亩水稻田,龙海县榜山公社党委委员徐学文在群众的支持下,在九龙江西溪堵江截流,榜山公社做出了自我牺牲,淹掉1300亩小麦和秧田,确保截流工程胜利。这种引水抗旱“舍小家、保大家”顾全大局的精神,被誉为“榜山风格”。